一直以来,“川黔名酒”的理念深入人心,同为中国白酒大省,川黔的酒业格局却大相径庭。因此,黔酒抱团合力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
2019年2月16日,在茅台集团和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起下,由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与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承办,以“接力贵州酒业共识、续写竞合发展篇章”为主题的圆桌会议盛大开启。继去年首届贵州白酒圆桌会议过去一年之后,茅台引领下的30家黔酒大佬再次重聚,继续就黔酒发展趋势与未来,分享智慧与洞见。
去年,遵义·十大名酒神州行创造了连续两个月、席卷全国八大城市的酱酒风潮,这是黔酒抱团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但除了茅台、习酒之外,其他黔酒品牌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依然不高,黔酒军团的全国化战役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这种形势下,以“竞合发展”理念为核心的贵州白酒圆桌会议再次在茅台举行。对于这次圆桌会议,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指出,这是贵州白酒抱团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走上新的章程的一个体现,此次圆桌会议规模超前,说明了贵州白酒企业之间竞合发展的决心。
据贵州省工信厅报告的数据显示,贵州白酒利润总额保持全国白酒行业第一位。2018年,全省白酒产业以占比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白酒43%的利润总额,排第一位。但,漂亮业绩增长的背后,也同样存在不足。
王延才表示,贵州白酒产业有茅台这一龙头老大的支撑,但普遍、整体的竞争力依然排不到前列。虽然有少数白酒产业支撑,这个少数真的很少,不像别的地区有一个群体。所以抱团发展、携手前行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者,同时也是黔酒军团的领军者,茅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表示,去年圆桌会议以来,全省白酒企业彼此走动更加密切,交流更加深入,抱团更加默契,效果是好的;今年的会议在去年会议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创意,形式更新颖、内容更创新,会议更具标志性、更有精气神。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基础,也有良好的条件,但仍需要一批顶天立地的企业加入,而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品质的坚守。今天,白酒已经发展成为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之中的第一产业,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产业完成总产值9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增加值完成8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5%左右。这说明,白酒作为贵州省的第一产业,是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的,未来黔酒的发展,离不开众多黔酒企业的共同努力。
“竞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钓鱼台国宾酒业董事长黄凤文在发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光是仁怀就有上千家酒厂,有的时候就是隔墙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么多酒企如果不搞
“竞合”发展,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凤文对茅台去年发起的圆桌会议大加赞赏:“难能可贵的是,茅台秉持了非常开放的态度,圆桌会轮流主办,让更多的品牌都有发声的机会,真正像一家人。”
针对黔酒企业的共同发展,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董事长闫希军提出了“大茅台观”的概念。所谓“大茅台观”,就是保持茅台镇传统酱香主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各企业形成有各自辨识度的独特口感、风味特点,丰富茅台镇“酱香白酒”大旗下的品牌群体。贵州白酒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是在现有市场中互相争夺份额,而是重在扩大酱香白酒的消费人群,创造需求,从市场增量中寻求发展空间。
对于国台的发展,闫希军也指出,“要学习茅台,做好国台,为实现大国酱香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文化驱动”时代下黔酒的竞合之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到12月份,全国酒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累计完成的产品销售收入是8122亿,比去年增长10.20%,实现的利润总额1476.45亿,比2017年增长23.92%,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销售收入5363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8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50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98%。
贵州省白酒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黔酒相对川酒来说,并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对此,王延才指出,“我们要坚持走赢在品质的发展之路,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要以风味和健康为双导向。酿造健康的酒,向消费者倡导健康的饮酒方式”。李保芳也提“要恪守‘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就拿茅台来说,茅台产量、销售收入、利润这三个指标,占全国白酒行业的比重分别是1.7%、15.0%、40.8%,这也是长期以来坚持“品质是关键”的结果。
“贵州天生就有成为世界最 知名的白酒优质产区的优势,生态、基础条件已经很好了。”吴向东表示,要尽快制定产区酿酒标准,严格产区法律准则,让所有酿酒人有准则可依,精细化酿造保证品质。
众所周知,白酒不仅是一个物质产品,更是一个精神文化概念。白酒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深拓。近期,茅台提出了从茅台文化向文化茅台转变的战略思路,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茅台的文化自信,也必将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肖进春也提出白酒行业进入了“文化驱动”的4.0竞争时代,与之前的“产品、营销、资本”驱动不同,文化驱动时代“重要的是依托自己的特色,找对你的消费人群,打造可以引导的消费场景,提升你的消费对象的满足感,最 终形成你的产品和品牌的‘铁粉群’,也是最 大限度的打造专属于你的‘文化IP’”。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酒行业同样适用。近年来白酒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革新是分不开的。王延才指出,整个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时代,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行业全面进入科技竞争,特别是在白酒行业,整个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时代,既要保持传统的文化传承,也要大胆的进行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发展政产学研用。从2018年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到2月16日即将举行的2019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竞合”关键词贯穿其中,“接力贵州酒业共识 续写竞合发展篇章”已成为新一届圆桌会议的主题。
竞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2018年的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茅台高层已定调: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白酒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才是王道,摒弃恶性竞争思维,倡导竞合发展理念是大势所趋,只有大家共同成长,才能实现“黔酒”发展。
竞合发展,也成为了2018年与会嘉宾们共同的理念。大家纷纷表示,尽管白酒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空间,要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特色牌,也可互相“拼车”、互搭“快车”。
黔酒有着竞合的基础,贵州白酒品牌有14枚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华老字号”,这是共同壮大“黔酒”品牌最 有力的支撑;全省地市建机场、县县通高速、组组通公路,这是互访互鉴、互促互进最 有力的保障;同根同源的历史发端、神秘传统的酿造工艺、别具一格的黔酒文化、得天独厚的黔山秀水,则是大家最 大的软实力。
全球化时代,如果一个区域产业板块,没有全局视野,不融合打通,很快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成为2018圆桌会议的共识。
优质产区进入最 好时期
在波尔多、干邑、纳帕、布鲁塞尔等全球知名酿酒产区,当地业界共同打造规则、相互支持、共同保护资源,已成共识。作为中国白酒领军企业,茅台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
近几年,茅台率先在全国酒企推动互访、建立“竞合”机制,被业界评价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白酒行业的生态。
据了解,茅台与众多兄弟企业积极互动,始终坚持互学互鉴互促、共融共进共赢,行业“竞合”的氛围越来越浓,发展的局面越来越好,已然步入了一个最 好的时期。茅台也从中受益匪浅。
近年来,全国白酒行业逐渐摆脱整体低迷,开始企稳复苏向好,呈现出“三个明显加快”的态势和特点:一是行业集中明显加快;二是消费升级明显加快;三是模式变革明显加快。
“恨不得消灭竞争对手的竞争,是最 低级的竞争。”中国白酒行业协会对茅台提出的“竞合”理念表达了高度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岩博酒业的“人民的小酒”还是北京华都,茅台都委派季克良等酿酒专家带了生产、市场方面的工作小组,去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尽量给予一些帮助。因为茅台乐于看见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他们的发展。这也是茅台秉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理念。
因为茅台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如果一个行业,只剩下几个或者几十个大企业了,这是不正常的。”
同时,贵州白酒也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加强同省外酒企、酒产区的合作。2018年7月初,贵州遵义,四川泸州、宜宾三市政府以及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酒企负责人决定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
产区做强后的全国版图
贵州白酒以赤水河流域产业带为核心,以黔南、黔北、黔中为重点的白酒产业集群正不断发展壮大。
刚过去的2018年,“同心共谱酒文章,携手共拓酒天地”,白酒企业互学、互鉴、互促的竞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19年,白酒行业普遍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根据贵州制订的目标,到2020年,贵州白酒产量将达80万千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达8%。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更需加强合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面对消费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续写竞合发展篇章,也是白酒企业关注的焦点。
这一切都将在2019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由各方观点的碰撞揭晓。
对于“白酒的寡头时代要来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极大冲击和挑战”这一现象,李保芳指出,“中小企业的质量决定了全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高度,‘做足酒文字,扩大酒天地’,只靠‘寡头’或者几家大企业是不够的,必须依托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全产业链构建。茅台不会以老大自居,也不希望‘大鱼吃小鱼’。我们愿意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品牌并存、大中小企业供应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在茅台集团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短短数年间,岩博酒业已经从十几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了600余人的中小型企业,占地500余亩,年产清酱香型白酒5000吨。“有了你们的鞭策与鼓励,人民小酒才能走的更稳更远。”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在发言中说,岩博酒业将积极主动地学习兄弟酒企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完善不足,更好地助推中国白酒行稳致远。
总的来说,黔酒军团未来的发展,既需要茅台老大哥做好领头作用,更需要众多黔酒企业兄弟们梯次发展齐发力,打造文化黔酒品牌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