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概要 品牌溯源 家族传承 企业文化 产品特点
网站首页 > 企业概况>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生产环境

王祖烧坊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南起茅台镇地辖的盐津河出水口的小河电站为界,北止于茅台酒厂一车间的杨柳湾,并以杨柳湾羊叉街路上到茅遵公路段为北界,东以茅遵公路至红砖厂到盐津河南端地段为界,西至赤水河以赤水河为界,约7.5平方千米,称为中国首个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白酒的核心源地。王祖烧坊酿酒基地就坐落在国家划定的“茅台酒”原产地保护的7.5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制酒制曲区域土壤为紫红土,海拔420至600米。

土壤:王祖烧坊酒厂建于赤水河上游,茅台镇核心产酒区。这里地处赤水河谷地带,地势低凹。赤水河谷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7000万年以上的侏罗白垩系紫色沙页岩、砾岩。

水质:这种紫红色的土壤中砂质和砾土含量高,土壤松散,渗透性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融入大地奔向赤水河时,可以被层层过滤、吸收、转化。这种紫色土还影响了酿酒原料——当地糯红高粱,使得当地种出的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干燥,粒小皮厚。

气候:王祖烧坊酒厂位于贵州高原最 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这里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风速小,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十分有利于酿造王祖烧坊酱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微生物: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酱香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部分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

酒窖: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度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


生产原料

高粱:贵州省当地产的糯高粱(俗称红缨子),淀粉含量不低于60%,其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例不低于88%,并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小麦:淀粉含量不低于60%,并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水:水源位于赤水河与盐津河交汇处赤水河上段,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糖化发酵剂:高温大曲 。

发酵设备:条石窖,独 家 “王氏窖底”结构。

无任何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


产品工艺

传承明末清初茅台地域即已成熟的大曲回沙酱香技法,配以独 家秘传的“王氏窖底工艺”, 经制曲、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严格按照茅台镇酱酒“三高”(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三长”工艺( 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及节气周期(重阳下沙、端午踩曲)控制品质。


工艺流程

王祖烧坊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大工序:

制曲:小麦经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间隔入仓发酵40天后拆曲,贮存6个月后投入制酒生产。

制酒:

①投料阶段:重阳开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经破碎后加热水润粮,次日加母糟蒸粮,下甑摊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匀堆积,达到工艺要求,入窖发酵30天后开窖取醅,再与造沙经破碎、润粮后的高粱拌匀,从蒸粮开始重复上述工序。

②馏酒阶段:馏酒阶段共有7个轮次,每个轮次均经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和馏酒操作。

制酒过程共经历9次蒸煮(馏),8次摊晾、加曲、堆积、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贮存调制:基酒(轮次酒)分酱香、醇甜香、窖底香3种典型体贮存于陶坛中,将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进行调制,勾兑后贮存于陶坛。贮存勾兑工序至少历经3年。

包装:经过化验、品鉴,再贮存一年,最 后检验合格后包装出厂。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